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详细内容

寿阳一中社团多样化发展的优化与提升

来源:晋中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12-08 浏览次数: 【字体:

寿阳县第一中学校校长 史黎云

一、项目实施背景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校园体育、艺术、阅读、写作、演讲、科技创新等社团活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依托社团活动推动中小学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出台了特色高中评估办法,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从2020年10月开始,我校确定了“社团展示领军校”的目标,以“魅力社团”这一文化品牌为抓手,提出了“重点打造、典型引领、分层推进、彰显特色”的基本策略,以“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为基本路径,将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动力,融合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促进特色学校创建。

项目基本情况

2020年10月开始,我组织成立了46个社团,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和实验。2021年9月优化整改后最终确定了25个社团,2022-2023年成立了30个社团,2023-2024年成立33个社团,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我校社团被评为“晋中市第二批特色文化育人品牌”。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校的社团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目前我校社团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优生培养类:数学培优社、化学培优社、物理兴趣社、Stars of English、生物萌芽社团、语文声临其境等。

学科竞赛类:生物百草园、Candy Drama Club、数学提升、化学社、地理小博士等。

艺术素养类:工笔社、素描泥塑社、追梦合唱团、剪纸社、青韵之音、汉字书法、灵动舞蹈社等。

健体修身类:健美操、篮球、足球、滑板、艺博棋社、一念心理社等。

科技实验类:飞翔物理社、生活中的化学、微生物培养、人工智能、影视制作、编程、创意P图等。

时政社科类:模拟法庭、博古历史、知行地理、轩华历史研究社、纵横时政、政视听、才辩社等。

实践操作类:豆制品加工、手工编织、手工社、电脑组装与维护。

项目实施举措

1. 学习宣传,统一思想。

受高考升学率影响,许多领导和教师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认识不到位,行动缓滞。所以,工作的开展转变观念至关重要。学校利用校务会、班主任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对社团多样化发展项目做了介绍,阐述重大意义,以实现统一思想,达成共识。重点阐明社团优化和提升是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

学校积极引导老师们转变质量观、教学观、课程观。一是质量观,要求老师们走出狭隘的升学率,明确社团多样化发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满足素养立意的高考质量提高。二是教学观,教师工作不能只停留于课堂教学、学科教学,应该打破学科壁垒,利用社团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课程观,除开满开全文化课外,如何涵养提升学生素养,需要更加关注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研究、项目学习、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而这些是许多学校的薄弱环节,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国家意志,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要求。

2. 规划课程,设计思路。

为保证国家规定课程的开齐开足,我们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拓展课程主题化”为原则,宏观建构学校课程研发体系,积极组织启智(九大学科)、修身(体艺心法健)、铸能(技术、实验、劳动、实践)、增慧(竞赛、跨学科、项目)、润心(素养、励志、信念)五个领域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社团课程整合,强化音体美、通用技术、信息技术、九大学科的育人功能,弥补研究性学习、跨学科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的不足。以《社团多样化发展的优化与提升》项目为抓手,优化和提升社团质量,弥补和健全课程体系。

我们明确了社团多样化发展的“492”思路。“四结合”指社团发展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展示交流相结合。“九方面”指社团活动与学科竞赛、优生培养、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技术应用、社会调查(实验)、志愿服务、运动健体、艺术修养等九方面内容相融合。“两展示”指社团成果展示形式为静态展板和动态展演两方面。

3. 确定项目,组建团队。

学校将社团建设纳入年度教育教学总体规划,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团组建初期,主要由团委依据老师们申报的项目供学生选择,逐步形成团委拟定项目和学生自主申报相结合,以利于学校课程实施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项目确定后,在各班宣传展示,由学生自主选择。报名结束后,由团委根据报名情况打破班级限制统一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对培优和具有一定技能的社团由指导教师筛选最终确定成员,对学生自主申报的社团,由学校指派或者学生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的组建,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特长。社团的管理,坚持以学生主体、教师为引导,做好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引导,推进探究型、启发型、互动型、任务型、实践型社团活动设计与开展,鼓励社团活动向实践体验延伸。学校将学生参与社团情况及成果由团委组织评价,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4. 教师培训,拓展提高。

社团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转变观念外,要指导好学生社团,单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团的指导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善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和创造力。音体美和表演类社团对指导教师的艺术魅力、语言激情、形体活力、审美情趣等有更高的要求。社团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活动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成问题需要指导教师面对,这就倒逼指导老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具备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保证社团活动的优化和提升,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重点做了四项工作:一是集中培训,转变思想观念,形成统一认识,开展项目指导;二是研讨交流,通过组织会议、座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三是“走出去”参观,先后组织老师去太原12中、成成中学、孝义中学、汾阳中学等校学习;四是“引进来”培训,积极挖掘校外资源力量,引入一些社会专业人士作为学生社团辅导志愿者指导学生社团发展提升。

5. 开展活动,实践探索。

为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项目领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团委书记和年级主任担任副组长,学部主任、班主任、团委会干事、学生会干部为项目组成员。制定了管理制度和考评方案,规定每周三下午为社团活动时间,每周六下午为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学校专门开辟场所,规定了每个社团的活动场所。另外,学校还积极协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生云博物馆、祁寯藻故里、中国农科院旱作基地、尹林芝烈士陵园、敬老院、县图书馆等,为相关学生开展校外社团活动提供便利。团委制定详细的人员分工及职责,在专业、创新、坚持的基本思路下,每周与各社团积极联系,了解各类社团活动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并进行督促和指导,保证活动的常态化进行。

为提高教师组织社团活动和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我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文化节、学校春季运动会,不定期组织“三独”竞赛、歌咏比赛、体育竞技等活动,为社团活动搭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展示平台,营造向上、向好、向善、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示范引领、指导评价、成果展示、竞赛表彰等,亮计划、亮过程、亮成果,打造精品社团。

项目标志成果

在社团活动实践中,我校逐步探索出动静结合的社团成果展示模式,以静态和动态两个板块开展。静态展示以“突出特色与创意,展出风采和亮点”为原则,动态展演以“党旗引领多彩文化,师生绽放绚丽风姿”为主题。通过社团多样化发展的优化和提升,文化浸润更加有力,学生活动更加自主,精品社团更具影响,形成了以下标志性成果:

1.形成了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学校团委制定了《寿阳一中社团活动实施方案》、《寿阳一中社团活动管理制度》、《寿阳一中社团指导教师职责》、《寿阳一中社团活动室使用管理制度》、《寿阳一中优秀社团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保证了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质量提升。

2.培养了一支专业化指导团队。通过组织培训、研讨交流、外出学习等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老师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评价能力、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专业技能明显得到提高。为激励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学校将社团指导情况纳入职称考核评价和评优评模。

3.完善了多个社团功能室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办公场所及教室, 为每个社团提供活动场地,高一高二年级各有专用社团活动室4间,信息技术教室1间;艺术楼设有美术教室4间、音乐教室4间、专业舞蹈教室1间、大型演播厅1间,钢琴室4间、民乐排练室2间,泥塑室、工笔画室、书法教室各1间;科技楼设有生物、物理、化学、通用实验室各2间,信息技术、3D打印室、创客教室各1间;图书楼设心理活动室、阅览室等。

4.建构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将课程分为文化课程和社团课程两大类,将学科竞赛、科学探究、艺术修养、技术应用、运动健体等融入社团课程,并积极组织开发校本课程。目前已有比较成熟的诗润心社团师生诗词作品集、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等校本课程。

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到锻炼提升。通过项目实施,优化项目内容,打破学科界限,在活动中明确素养目标, 使学生在创建社团、参与社团的活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到锻炼与提升。学生自制力、适应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自我管理、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心理品质得到增强。

6.社团类型更加多样可持续性增强。随着社团管理经验的积累和制度的完善,社团活动不再虎头蛇尾,不再雷声大雨点小。学生自主申报项目逐步增加,一些新兴社团如轮滑社、街舞社、足球社、读书社等先后成立,丰富了社团种类。在学校组织管理推进下,师生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教师参与度增加,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社团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大增强,追梦合唱团、灵动舞蹈社、素描泥塑社、豆制品制作与加工、手工编织、飞翔物理社、人工智能等精品社团得到传承和发展,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得到提升。

7.社团活动质量提升成果意识增强。成果是最好的评价。学校为社团展示搭建了许多平台,组织了“三独”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展演、校园科技节等活动,积极推荐参加市县各级各类竞赛。数学培优社4名、化学培优社7名、物理培优社团5名同学获得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地理拓展社组织的“地球小博士”竞赛142名同学获奖。萤火课本剧社团在全县社团活动展示中荣获一等奖。田径社学生在晋中市田径锦标赛上获得高中组团体第一名,并打破4项纪录。播音社排练的法制情景剧获得县一等奖。追梦合唱社排练的作品多次在全县获奖,合唱社的四名同学还在今年的晋中市运动会上表演了精彩的演唱,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赞誉。青韵器乐社代表学校参加了晋中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并获得一致好评。2023年,作为第六届市运会的主场,我校1600名学生参加了市运会大型团体操表演。社团活动延伸和升华了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与个性发展。

问题导向未来

在社团发展探索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管理评价不够健全和完善。在社团文化品牌建设中,我们尽力组织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但管理机制尚不能与之匹配,特别是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建设符合实际的系统管理机制和建立能够激励师生积极参与的目标导向、过程管理、效果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优秀社团的评选需要常态化进行。

2.社团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的根本标准,在社团实践中,社团的发展必须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相结合。今后,培优社需关注学科拓展、提高,需集全校之力,谋三年发展,奠终身之基;研究性学习需要和社团有效整合,跨学科研究、项目学习亟需起步;体艺社团在打造品牌上需持久发力,短期训练和长期建设要同步思考;社团活动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及内涵发展有待加强指导。

3.综合实践服务类社团偏少。社团选择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艺术类社团人数多,科学探究类、社会服务类人数少,尤其社会考察、志愿服务类短缺,这对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公民素养无疑是一种缺憾。需要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社会阅历、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进行宏观统筹与调控,为学生参加社团列出建议性自助菜单。

4.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需加强。社团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目前社团的组织开展需要学校统筹安排,社团组织过程中,大部分依赖老师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不强,深入探究、深度发展不够,延续和传承不够,这就影响到社团的持久生命力。

5.活动经费需要多渠道筹集。开展社团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由于经费短缺,部分社团发展受到局限,一些需要走向社会的社团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预期进行。除提高预算外,需要群策群力争取社会团体或个人的资金支持。

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会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会一次成功,享受一份快乐。学校社团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文化引领”的重要战略,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社团活动一定会演绎出无穷的魅力,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展翅高飞,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