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动态>详细内容

绩效改革激活教育发展内动力

来源:晋中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 【字体:

和顺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武生

全市121比学赶超机制实施以来,和顺县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形势,在市教育局的科学指导下,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的“牛鼻子”,深化教育综改成果,探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打通服务教师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评价制度落地生根,真正让实干、能干的教师享受改革红利,从而激发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主要进展情况

和顺县以创优课题为引领,将“扶摇计划”“绩效行动”纳入了全市“121”比学赶超工作运行机制,按计划稳妥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

一是有序组织了“教师全员培训”“全员业务考试”,五个学段、45个科目、1688名教职工和校园长、教育干部全员参与业务能力考试,表彰奖励了250名优秀教师,以及15所重视师资培养的学校和幼儿园。

二是按时序开展“1·2·1”“赛业绩”“赛说课”“赛讲课”“赛履职”“赛业务技能”五类赛项。课堂教学能力大赛,涌现出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145名,累积149例优秀课例和35个教育创优突破课题项目。

三是分类组织绩效考核,各学校以分带资,分类考核测算,以实行“代课费”制度深化绩效工资改革促进政府650万改革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制度深入人心,激发出了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同谋教育大业、共克时艰的内生新气象。

二、主要措施

(一)实施数字化考核评价,促进绩效分配科学化

一是完善考核方案。遵循“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原则,健全完善了四大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的触角延伸到全学年教育工作的各个管理层面,覆盖教育系统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

二是突出激励导向。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尊重教师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综合设置考核元素,既重视精神奖励,如开展优秀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也重视物质奖励,如,超课时的津贴、值班津贴等,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是坚持科学民主。制订科学、合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指导各校结合实际制订分配细则,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细致审阅,慎重修改,真正让制度深入人心。

(二)过程性评价增量,推动督评工作常态化

一是制定评价标准。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在明确硬性指标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过程性评价权重。

二是创设量化载体。全系统每年组织一次全员业务知识大考试,分学段、岗位、年龄等因素,分别命题、分等设奖。每年组织一次全员教师讲课、说课比赛,以校为单位,分学科初赛遴选;以系统组织决赛,分学段、分学科,进行大排队、定等级。将教师考勤、二课活动、延时服务、师德表现等纳入学校常规考核内容,通过教师成长档案,把教师工作量体现出来。

三是长效督评公示。发挥过程性评价的“反馈激励”作用,实施“磐石行动”,推动建立常态化督评工作机制,形成“以督促评价、以导促提升”的教育工作联动运行局面。

(三)实施综合性绩效赋能,促进机制建设长效化

一是实施激励资金增量改革。将县政府年度奖励教育的综合考核专项资金,同教师绩效工资的30%和其它绩效资金有机地统一起来综合使用。改变“用我的钱奖励我”的观念。

二是探索实践“基数+奖励”模式。绩效奖励与“五赛”元素直接挂钩,设立逐项奖励和累积奖励,推行“代课费”制度,合理确定分配基数,适当拉大奖励性工资差距。

三是实行“以系数分档,按课时量计酬”的分配办法。根据履职和考评情况设定系数比例,分级定档,以课时计量的形式代入绩效工资分配。

(四)团队性绩效奖励,引领业务工作实效化

考核设立学校团队综合绩效奖励,以班带入,充分营造“共建共享、团队共赢”的激励氛围,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干事创业的动力,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完成。

三、主要成效

绩效工资改革以绩效撬动教师积极性,实现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业态效应,实现了从“行政命令安排教育工作任务”,向教育工作目标达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的转变。杠杆效应,实现了从“高效课堂研发劲头不足”,向教师教研培训和自主研修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的转变。质量效应,实现了从“教育工作创新性不强”,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更加高效,五育并举措施更加有力的转变,综合推进办学效益的大提升,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夯基蓄能,激发活力。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巩固实施“121”机制成果和改革成效,延伸到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工作中,以更高的定位,更强的毅力,更大的决心,推动教育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真正打造“学在和顺”的教育品牌,为晋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